曾几何时,每逢中秋节前后,市场上各种豪华月饼、天价月饼充斥其间,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寓意家人团圆,祈祝美满、甜蜜、平安的小小月饼,在各种社会畸形礼俗的裹挟之下,逐渐演变成人们的节日负担,披着传统习俗外衣的奢靡之风和腐败问题更加层出不穷。而今,天价月饼已难觅踪影,三五元的“草根”月饼又重现各大市场,今年的中秋节显得尤为清朗温馨。
——过了个轻松的节日
往年这个时候,在永春经营物流公司的吕士荣总是要提着大包小包到处串门,礼不重却丝毫不能马虎,生怕得罪了哪路“神仙”,今年却早早地和几十个工人师傅们玩起了“博饼”。“现在是不敢送了,肯定没人收。去年还订了五十盒,结果只送出五六盒,剩下的几十盒又没法退货,几百元一盒的东西送给工人们还遭埋汰,嫌不如发点钱来得实惠。”从市直部门回老家过节的林科长也显得轻松了许多,由于所在单位属于重要部门,以往每到中秋节,面对人家送上门的五花八门月饼礼盒头就大,多了吃不了还得想办法往外送,弄得连个节都过不好。“现在好了,大家也不送了,我们也有了拒收的理由,乐得都轻松。”
——老作坊的生意别样火
位于永春蓬壶老街的“林记”饼店是家百年老店,经营是地道的千层豆饼和芝麻肉饼,与周边装修考究、高端大气的糕饼店相比显得局促狭小,往年上门的基本不是农民就是市井“草根”,大单一点生意的就是农村婚嫁“饼担”礼饼,难得能在中秋节市场上分一杯羹。而这两年的中秋节,“林记”的生意却又开始红火了起来。据老板林水生介绍,早在中秋节前一个月就开始接受预订,节前一两天在店前更是排起长队。以前中秋前后一天只做五六百个饼,现在一天就要做五六千个。“很多买的人都是回老家过节的,也有不少是寄往外地的,都说喜欢吃老家的饼,也不知道现在怎么突然就喜欢吃了”。
——“古早味”月饼更有味
“以前家里总有别人送的月饼,吃得都腻了,哪还会去买。现在大家都不时兴送收月饼了,自然就想起这种“古早味”的饼子来了”。带着一家三口上老街来买月饼的华侨大学附中的林晓东老师爽朗地回应了林老板的质疑。而同样是一名教师的林巧瑜由于常年在外地工作,面对桃源乡讯社采访的记者则显得更加感性,“其实这种饼三四元一个,口感好还实惠,又助消化,最关键的是找到了小时候过节的滋味,一家人能在一起快快乐乐过个节,没有了世俗的负担,感觉特别温馨”。(作者:永春县纪委 苏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