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左文生在伏案工作。
“我今年虚岁85。别人都说不像,我也觉得自己不老。只要大家需要我,再忙我也高兴。”见到记者,左文生笑着说。
走在路上,左文生步履稳健,年轻人也要紧着跟。
他现在担任着两个职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一○四团老龄委主任和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这两个职务在有些人身上可能事不多,但他却忙得不亦乐乎。
“公家的钱也不能乱花”
3月22日下午,艳阳高照,蛰伏了一冬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文化广场上到处是人,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练太极拳的。见到左文生,不时有人主动上前给他打招呼、唠家常。
一○四团位于乌鲁木齐市城乡结合部,辖区人口较稠密,属多民族聚集区。
“老龄委工作比较辛苦,有时要受委屈。别人都是干了三四年就不干了,他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一○四团副政委刘家新说,“并且这几年干得越来越红火,大家已经离不开他了。”
走进3层楼的老年活动中心,每间屋子人都满满当当,三个大厅也都在排练。
“我们现在有14个老年业余文体活动团体,主要开展豫剧、合唱、威风锣鼓、太极拳、太极剑、扇子舞、腰鼓舞等活动。每个队都有队长、教练或主持人,大家轮流使用活动场所,合理安排时间,我们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左文生告诉记者。
“左老管家是出了名的细。”一○四团宣传科长陈秀玲说,“他经常说‘公家的钱也不能乱花’,每一项开支都精打细算,每一次采购都亲自参与,质量、价格、数量要反复研究、商量。”
豫剧团长蔡应堂见到左文生,又说起调音台的事。豫剧团的调音台已经用了十几年,去年就考虑要换。
“争取一个月左右把这个事办好。已经看了几家,从几千块钱,到十几万的都有。我们要把好关,花好每一分钱。”左文生说。
71岁的胡卉兰正在和几个姐妹排练豫剧《秦雪梅》。“这个剧演员共有20多人。这样的戏,我们老年豫剧团经常演的能有十几部,群众特别欢迎。和左主任认识都20多年了,他对剧团重视、关心。你看,这衣服都是新的,光这头上戴的翎子一根都100多块钱,一次就花了好几千。”胡卉兰说起来,滔滔不绝。
“大家的事大家办。”左文生说,老年文化活动中心都是退休老同志们自我管理,不拿一分钱,都是尽义务。
左文生生于1932年8月,19岁时随部队进疆,然后就地转业,经历了文教干事、牧场指导员、团办公室主任等多个岗位。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他1993年退休,第二年担任了老龄委主任。他带领老龄委的同志不等不靠,组建队伍,开展活动,建老年活动中心,逐渐壮大了队伍,有了活动场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促进民族团结,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笔一画,手写百万字地方志
左文生的家里,两间房子堆满了书。
有四本书十分醒目:《一○四团牧三场志》《一○四团志》《一○四团简史》《一○四团大事记》。
“这是我兼史志办主任时写的。”左文生介绍。
1998年,团里要编地方志,领导第一个想到了左文生。没有犹豫,他就担了下来。
整整6年,他在桌前一坐就是一天,给他配的只有一个兼职打字员。100万字,他硬是一笔一画写了出来。“老伴一直都是我的贤内助。”左文生说,她写得一手漂亮的正楷,为了送审,老伴帮他抄一遍,同时用复写纸复写多份。2004年,四本书如期出版。
如今,左文生家已是四世同堂。说起对晚辈的教育,由于一直忙于工作,“主要是老伴管得多。”他有点内疚地微笑着说。其实,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注付出了不少心血。
2005年起,他开始兼任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经常为学校的孩子们讲兵团精神、兵团历史。在革命传统教育集中宣讲活动中,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革命精神永相传》的宣讲材料,巡回到团场和师直单位宣讲,听者无不深受感动。在党员先进教育活动中,他主动承担起为基层党员讲党课的义务,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颇受欢迎。
耄耋之年,左文生说,“我身体还很好,还要不断学习新东西,多为大家服务几年。”(记者 韩立群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