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纪委监委网站 > 勤廉风采 > 
福建省纪委原专职委员、离休干部徐月明——百岁老人的如歌人生
2019-04-15 09:02:33    来源:福建省纪委监委网站

徐月明在看老照片

  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春暖花开时节,我们来到徐月明老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家,刚到门口便听见从客厅飘来的悠扬歌声。徐老见我们到来,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

  今年103岁的徐月明老人,虽然腿脚不便,但思路清晰。一落座,老人还意犹未尽地哼唱着刚才播放的《南泥湾》,不时挥动着双手、敲打着节拍。唱罢,徐老和我们分享起她的人生故事——1939年3月在皖南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转业南下福建,1979年调入省纪委,1983年离休,1998年开始参与老区扶贫助学……

  “党员证明是绝对不能遗失的”

  出生于上海的徐月明打小喜欢唱歌,第一次接触革命歌曲是在上海“量才业余补习学校”,校长是进步人士李公朴先生。“那时,大家每周六唱抗日救亡歌曲,周日参加讲座活动,我在那里接触到一些进步人士,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像给自己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很快就成为一名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

  松沪会战开始后,徐月明加入进步音乐家何士德创办的战时服务团歌咏班,上午集体练唱抗战歌曲,下午到难民所教儿童唱歌和识字。1939年3月,徐月明获知上海地下进步组织正筹备输送一批进步青年到新四军去,于是积极申请,经内部测验和个别谈话,最后获得组织批准,被分配到军部服务团戏剧组。任务是随戏剧组到前方慰问部队,除唱歌、表演外,还负责管理道具。

  “说是管理道具,但那时哪有什么道具呢!就是演出需要桌椅什么的,向当地群众借,演完再还回去。”徐老认真地说,“别看这是一件小事,但让我得到了历练,让我这个从大城市来的人学会怎么和群众打交道。”

  不久,徐月明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班长,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0年7月,江南指挥部奉命转移,徐月明随军北撤苏北。转移时,她把组织上交给她本人保存的候补党员证明藏在口袋里。“我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人在证明在。”回忆起昔日艰难岁月,徐月明老人流露出坚毅的神情。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危险的一次是在政治部印刷所当文化教员时的经历。当时,徐月明所在的印刷所和新四军后方医院一起被搬到苏北“西团”,印刷所设在死胡同里,在日军行将搜到胡同的千钧一发之际,徐月明和战友们找到隐蔽的小门,跳下河沟,惊险躲开街上搜捕的日军,用岸边的枯草做掩护一路转移。“那次我们印刷所和医院的战友大部分都脱险了,但是住在大庙里的伤病员被鬼子堵在庙里,被活活烧死了。”徐月明老人痛心地说。

  一次又一次躲过敌人的搜捕,每次整理行装时,徐月明都会先仔细检查口袋,确认党员证明还好好的揣在怀里,这才放心。“什么都可以丢掉,党员证明是绝对不能遗失的。”

  “要当群众的贴心人”

  抗战胜利后,徐月明先后在淮安华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任干事、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家属队任会计兼出纳、妇女干校托儿所任保健股长。1949年10月,她随丈夫蓝荣玉同志南下福建福州工作,先后担任福建省立第一托儿所副所长、所长,省直机关幼儿园园长,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人事处副处长、来信来访办公室主任、人事处长等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重建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纪委重建后,即开始着手各级纪检机关的重建工作。1979年,组织上决定任命徐月明同志为福建省纪委专职委员,分管信访工作。

  那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各地发来的信访件特别多,有的是党员干部要求平反申诉的,有的是反映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信访件多到要用麻袋装,有的群众直接扛着棉被来上访,老同志们去接访,我们年轻同志就负责信件登记、转信等工作。”1980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福建省纪委信访处工作的退休干部陈嫦英说。

  “信访工作任务繁重,却非常重要,来不得半点马虎。”徐老告诉我们,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群众反映不正之风问题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也有利于开展纪检工作。作为分管信访的领导,徐月明经常在一线接访,倾听群众的声音,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我1981年到机关信访处工作,印象很深的是,徐老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我们办完的每件信访件都要送给徐老看,她经常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要当群众的贴心人。”福建省纪委监委原副厅级纪检监察员李立峰回忆。

  1983年3月,徐月明从福建省纪委专职委员岗位离休后,仍经常回到单位和同事们交流,依然关注着纪检监察事业。

  “如今老人家虽然年岁已高,但她每天仍坚持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徐月明老人的儿子蓝传泉向记者介绍。谈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时,徐老竖起大拇指说:“好,从严治党好!”

  “永远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徐老是抗日老战士,但从不摆老干部架子,她喜欢唱《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在老同事李立峰和陈嫦英的印象里,徐月明为人朴实热情,对年轻干部非常关心爱护,对子女要求却很严格。

  在徐老的教育感召下,她的九个儿女个个成才有出息,他们有的在偏远山区上班、有的在工厂工作、有的在部队服役……虽然各自岗位不同,但他们同样都敬业奉献、踏实本分,从来没有因为是老干部的子女就要求组织上照顾,办理工作调动或岗位调整。家教良好、家风淳朴,她的家庭曾被福建省委文明办和省妇联评为“五好家庭”。

  对家人严格,对自己更是严格。“永远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徐老常说的一句话。在徐老家中,我们看到家里摆设非常简朴,三面白墙,一面墙边摆着书架,书架上存放着《八闽军魂》《长征路上访红军》《福建新四军人物传》等书,旁边的老式木头桌椅因为新刷过油漆的缘故,看起来古朴典雅,客厅里仅有的两张沙发是她的孙子开店铺时买的,后来店铺关了,就把沙发搬到了家里。

  “我妈妈是一个把自己看得很淡的人,她参加革命这么多年,离休后依旧勤勤恳恳、艰苦朴素。”蓝传泉说,平时老人节衣缩食,节省下来的工资大多捐给老区、灾区人民和困难群众。

  从1998年开始,徐月明就参与造福皖南老区贫困学子的扶贫助学活动,每年捐资3000元以上;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先后3次向灾区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共计21000元;至今,徐月明就已为灾区人民或其他困难群众捐款达10多万元。2009年她获得福建省十佳道德模范的“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年被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省直机关工委等九个单位评为“学雷锋,践行福建精神”十佳典型。提起这些荣誉,徐月明摆了摆手说:“我没有做什么,救助失学孩子是我有生之年报答党和人民养育之恩,所能做到的最现实、最有意义的事。”

  百年人生,歌声相伴。唱歌是徐月明最大的爱好,离休后,她参加了老战士歌咏兴趣小组、老干部合唱团,继续用歌声表达着爱党、爱国之情。“我现在每周三下午看电影,每周五下午唱歌。”离休三十多年,徐月明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在徐老家中的书架上,还摆放着一张她参加福建省、福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歌舞晚会大合唱时拍的照片。蓝传泉说:“那是妈妈最后一次上台表演,你们看,拐杖还放在身边呢,后来她就站不起来了。”

  徐月明拿过照片,细细端详,看着看着,她不禁又唱了起来:“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革命战争年代,她把歌声当战斗的武器;革命胜利后,她用歌声歌唱共产党的恩情。在这位有着80年党龄的百岁老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份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陈金来 熊纪通 肖珺)

【责任编辑:龚岑岑】
版权所有 中共德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德化县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0001760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