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纪委监委网站 > 新闻信息 > 要闻 > 
开国大典军乐团总指挥罗浪:演奏国歌第一人
2020-10-15 11:12:22    来源: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海外版 泉州晚报

  罗浪(1920—2015),祖籍福建泉州德化,著名音乐家、指挥家。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首任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军乐处处长等职。创作改编了近200首歌曲和军乐曲,曾指挥开国大典典礼音乐,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等。2002年荣获中国音乐界最高荣誉奖、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2014年12月荣获中国音协管乐协会授予的“中国管乐杰出贡献奖”。


  抗日救国 结缘军乐


  1920年7月28日,罗浪出生于德化县雷峰镇潘祠村一个教育世家,原名罗南传,罗浪是他到延安后改的名字,寓意“抗日巨浪”。1927年,为躲避匪患,罗浪全家逃到马来西亚。抗战爆发后,目睹同胞死于日寇的枪弹下,罗浪决定奔赴延安,抗日救国。几经辗转,罗浪和10多个归侨的青年于1938年8月抵达陕北延安。在延安,罗浪先是进入陕北公学,后考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承冼星海、吕骥、向隅等诸多音乐名家。1939年5月,罗浪参加了由冼星海亲自指挥的延安鲁艺首演《黄河大合唱》。1939年7月,罗浪跟随华北联大从延安来到敌后晋察冀根据地,被分配到晋察冀一分区战线剧社任音乐教员,奉命先后组建过晋察冀抗敌剧社音乐队、华北军区军乐队等乐队,担任队长兼指挥。

1940年,罗浪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指挥《黄河大合唱》


  开国大典 军乐指挥

  1949年,新中国诞生,华北军区承办开国大典,罗浪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担任开国大典联合军乐团的总领队、总指挥。

  当时,在开国大典上演奏的乐曲有几种意见,一是使用国际通用的礼乐,二是借用苏联的红色乐曲,而罗浪则提出第三种意见:改编解放区早已流行的中国革命乐曲,作为我们的典礼乐曲。最终经毛主席批示:“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这不仅是开国大典礼乐的原则,也成为新中国典礼音乐的准则。


  10月1日下午3时,天安门前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主席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罗浪指挥200名军乐队队员,向世界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

  开国大典罗浪指挥联合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

  《哀乐》是罗浪1945年根据华北地区的一支民间唢呐曲创编而来,主要是为祭奠抗战死难的烈士。1949年9月30日,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由40余人组成的军乐队吹奏出《哀乐》。罗浪主持了成套的军乐总谱、管乐教材和军乐手册的编辑出版……尽管1955年他被授予上校军衔,人们却习惯称他为“军乐司令”。

  2002年7月,解放军军乐团成立50周年的演出现场,82岁的罗浪指挥全场高唱国歌


  孝廉精神 传颂千里

  罗浪全家福,摄于1974年

  罗浪的一生始终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在雷峰镇潘祠村的罗浪励志室,展示着罗浪生前使用过的文具、衣服、乐谱手稿等。他使用的皮带上,竟有5处断口,每个断口都用铝线小心串好,从铝线的新旧程度来看,断口是不同时期形成的。

  罗浪用过的皮带,有五处断裂,他都用铝线绑好继续用

  罗浪家的沙发用了几十年,弹簧坏了,坐着很不舒服,他用靠垫垫在上面,铺条毛巾继续用

  生活中如此“抠门”的罗浪,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却无比慷慨。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罗浪每年都给家乡潘祠小学寄钱添置图书。1972年,当时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20多元,罗浪却将省吃俭用的1000元捐给潘祠小学。生前,他曾嘱咐儿女将他省下的10万元积蓄,捐给家乡的教育事业。2019年,家乡潘祠人用这笔钱设立了罗浪奖学助学基金,村里其他乡贤受其精神感染,也纷纷捐款目前基金会已有资金15万元,至今已资助19位家庭困难学生走进大学校园。

【责任编辑:蔡奇凡】
版权所有 中共德化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德化县监察委员会 [闽ICP备10001760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技术支持: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