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明,系浔中镇的一名环卫工人,他的老婆和大儿子智力残疾,6岁的二儿子至今还不会说话,一家三口成残疾人,在此呼吁大家一起来关注,并且力所能及地给予帮扶!”
9月4日,德化县进城党群城市家园智慧共享中心“筑梦志愿服务平台”发布一则爱心志愿帮扶的倡议心愿,不到两小时,就有8位党员认领。

工作人员向来访者介绍“筑梦志愿服务平台”的运作情况 (李宏图 摄)
“真没想到,这个平台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林某明一家的情况很快得到众多党员的关注并被认领,他们一家很快就会得到帮扶。”负责发布的中共党员、德化县憨鼠爱心小分队副队长冯金添说。他从2011年起就积极参与爱心公益活动,看到林某明一家的不幸,便想着帮他们一把。

德化县憨鼠爱心小分队队员积极认领志愿平台的“心愿”,为群众提供帮助(憨鼠爱心小分队供图)
20世纪80年代末,德化率先撬开城镇化大门,开创了“大城关”发展模式,目前城镇化率达到了78.1%。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德化的“城市病”日益凸显。
“为解决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德化县突出党建引领,聚焦乡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依托进城党群城市家园智慧共享中心探索开发‘筑梦志愿服务平台’。”德化县进城党群城市家园智慧共享中心负责人张智慧介绍。
通过群众“点单”、平台“验单”、志愿者“接单”,平台为群众提供爱心帮扶、邻里互助、文体娱乐、健康体检等服务,推动城市资源助力农村、反哺农村。

德化县憨鼠爱心小分队队员探望留守老人(憨鼠爱心小分队供图)
平台于今年初开始谋划,6月份开始上线。走进进城党群城市家园智慧共享中心一楼大厅,只见整个服务大厅以光明白和温暖黄为主色调,营造出温暖简约大气的空间氛围,“筑梦志愿服务平台”的蓝色大屏幕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张智慧说,“筑梦志愿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可视化软件,不仅可以实时动态更新群众心愿清单,还可显示心愿类型统计分析,心愿服务地图、累计完成心愿(开展活动)次数、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领办心愿情况等,为志愿服务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也带动了更多党员加入志愿服务行列。

志愿平台推动更多党员志愿者为村民服务(李宏图 摄)
“平台建成以来,我们收到了更多需要关注与帮扶对象的信息,也便于开展对应的帮扶措施。”长期开展爱心活动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憨鼠爱心小分队队长孙炳章说。
“憨鼠爱心小分队初建于2004年,2013年初正式注册成立。小分队成员经常深入养老院、边远山村,看望留守老人,举办‘百岁宴’等。今后也将依托该平台,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给留守老人带去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得益于平台的推动,德化形成了志愿服务人人参与的氛围(李宏图 摄)
截至9月6日,“筑梦志愿服务平台”吸纳党员志愿者4767名,384个党组织入驻,发布心愿452条,领办群众心愿达435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