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苏履吉,字其旋,号九斋,德化县春美乡双翰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四年,自幼勤奋好学,爱好吟咏,但直到35岁方才登科,入选以知县用,实属大器晚成。
苏履吉早年迫于生计,在家乡亦耕亦读,这也让他对贫苦百姓的生活有着较深切的体会,在诗歌中时时流露出与民同忧同乐的情怀。据史料记载,苏履吉为民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在担任安西州牧时,为减轻农民负担,他数次上文申请蠲免赋税。苏履吉时时警醒自己:“为民父母官,视民皆赤子。民亦具天良,动以父母比。”正是这难能可贵的将心比心,处处为百姓着想,令百姓感念有加。
苏履吉为人正直,不阿权贵,勇于为民请命,办案主张慎狱慎刑。《德化县人物志》中记载,在陇西,苏履吉为查获一起命案,曾指派妻子张淑芳与一女囚同寝共餐,了解案情。得悉案犯自恃出身权贵,为非作歹,苏履吉俯察实情,最终侦破此案,被陇西人民争相传颂。
苏履吉为官十分清廉,在敦煌7年,他长住署内藏拙山房,也没有为妻儿、家乡父老攒下金银田舍,在家乡春美双翰,“妻还知俭亲浇菜,子亦安贫学种瓜”,与普通百姓无二。他领取的俸银,除了安排家用、接济长辈、资助弟妹外,大多用于捐助当地的文教发展。年届天命,苏履吉曾对自己的人生作了一个小结,“宦况任升沉,清守惟自励。终属山林人,功名身外事。”苏履吉淡泊官场浮沉,洁身自好的形象跃然纸上。
苏履吉不仅勤于王事、爱民如子,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因其祖父、父亲早亡,为了尽孝,在安化县任内,他派人不远万里将77岁高龄的祖母接到身边,亲自奉侍7年。
苏履吉历职边塞二十余年,足迹遍及甘肃陇东、河西,及今日青海、新疆等地,所到之处因亲民爱民,善析冤狱,乐育人才,被当地尊为“神君”“生佛”,官德流芳,是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品读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从古自今,清正廉洁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兴国安邦之源,更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期盼。
在苏履吉眼中,“贫富贵贱”只是人生的外界处境,真正能坚守本心、为国为民的是每个人时刻内省而坚持的德行。在“历职边塞20载,始终不忘初心”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他“坚守本心,淡泊名利”的品质。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以德立身、以勤为径、以廉为本”的优秀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进入新时代,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沉心祛躁,牢记清正廉洁的根本和底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春美乡纪委副书记、监察组副组长 郑子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