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局党组会只有个别党员表态发言,党组议事不够充分;廉政谈话谈工作较多、谈廉政问题较少……”日前,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召开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及政治“画像”复盘分析会,梳理汇总相关意见。
今年来,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紧盯“一把手”和“关键少数”,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关系,精致“画像”、绘好“全景图”,将其作为推动政治监督精准化、具体化、常态化的有效抓手,持续推动监督单位政治生态整体向好。
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单位新入职干部集体廉政谈话
起底“素描”,精准“构图”
政治生态分析及政治“画像”非常考验纪检监察干部宏观分析能力、精准监督能力,必须找准切口、理清脉络。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以组务会形式,提前会商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及政治“画像”工作任务,明确重点、细化分工、梳理流程,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单位、不同职能职责,适时开列“画像”清单,督促并列席被监督单位召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会,对标对表、拟定自查自评报告,形成“自画像”。在此基础上,商请组织、巡察、审计、信访等部门,调阅被监督单位历年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巡视巡察、信访举报、审查调查、廉政档案等资料,梳理汇总后形成政治生态分析以及政治“画像”的“素描底稿”,助力政治生态分析情况明、底数清、数字准。
研判“上色”,精准“成像”
在“素描底稿”的基础上,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围绕分析什么、怎么研判、如何画像等问题,积极探索形成“了解访谈、问卷调研、复盘分析”的“上色成像”三步法,推动政治生态分析及政治“画像”精准深入、客观科学。
“坚持系统思维,才能确保每一份报告‘有图有真相’,真实准确、客观完整反映被监督单位情况。”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该组通过紧盯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选人用人、队伍建设、群众反映问题等五个方面,选定被监督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关键)岗位人员,开展“一对一”式“点题作答”谈话,直指问题、深挖根源,有助于全面、准确摸清单位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话回访、入企实访、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把各单位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与群众企业评价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互串联、互相印证,抓关键、“抠”细节,逐步让政治生态分析及政治“画像”丰满起来。
在此基础上,该组以复盘分析为契机,协调“室组乡”力量,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发现问题为“点”,综合走访座谈、问卷调研、巡察审计、信访举报等情况为“面”,比对具体的数据、案例,点面结合推动全方位扫描、全景式“画像”,使综合分析报告“定型成像”。截至目前,该组已完成7个综合监督单位政治生态分析及政治“画像”工作。
纠偏“补差”,精准“修复”
分析研判只是手段,关键在于压实被监督单位政治生态建设主体责任。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利用列席党组会、政治监督谈话等时机,适时向被监督单位反馈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结果,提出政治生态修复、整改纠偏意见建议。同时,将整改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重点内容,通过“回头看”评估跟进监督,督促被监督单位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持续拉紧责任链条,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实现政治生态快速“修复”。
“接下来,我们将以政治生态分析及政治‘画像’为抓手,推动形成‘分析——反馈——整改——提升’政治生态分析工作闭环,一以贯之做好政治生态‘护林员’。”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