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三伏将至,在“上蒸下煮”的日子里,人们有着各自的消暑和养生妙招,喝冰饮、躲空调房、躺平不动、拔罐祛湿、三伏贴等等,妙招百出,层出不穷。但在这些小花招中,却存在着一些夏季解暑禁忌。“肆无忌惮,人间灾难”。这一句话,初听之,危言耸听,细思之,诚哉斯言!正如夏日解暑,除了关心“应该做什么”,更应该了解“不应该做什么”,才能在热火朝天的夏季不惧“烤”验,找准“凉”方,“汗”卫健康。
春美乡纪委副书记、监察组副组长(右) 林素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明确部署,提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的工作要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及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为这项重点工作“披盔戴甲”“武装上阵”,监督执纪是必不可少的“武器”。但也要注意到监督犹如夏季解暑有禁忌,要知“忌”,方能助力乡村振兴更适“宜”。
“忌”久坐,令监督“坐井观天”
“夏不坐木,冬不坐石。”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如果久坐在露天环境里的木料椅凳,易使人患皮肤病、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具体到监督,也要“忌”“坐井观天”“守株待兔”,关在办公室里的监督会使乡村振兴“患病”。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是体现在项目实施上、体现在乡风文明上、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上。要充分发挥纪检干部“探头”“哨兵”作用,走进村子、走进项目、走进群众家里,聚焦关注热度高的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农村建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延伸监督触角,全力护航乡村建设。
“忌”单一,使监督“形单影只”
夏季“炎值”爆表,易使人疲劳、没胃口,不少人选择吃点果蔬了事。单一饮食,营养不均衡,免疫力降低,就可能导致疾病。监督工作也是如此,必须创新整合监督“凉”方,以提升监督实效。要落实“点题式”监督,“线上+线下”方式,拓展群众“点”的途径,让群众充分参与到监督过程,保证监督精准有力;要推广“帮扶式”监督,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善意提醒中纠正偏差,让监督执纪既有“力度”,也有“温度”;要开展“融入式”监督,既当“监督员”,也当“战斗员”,融入到乡村振兴方方面面,确保监督不缺位、不越位。
“忌”躺平,把监督“束之高阁”
夏季蒸烤模式易致“挥汗如雨”,大多数人秉持“不动自然凉”,但古人有云: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最得时宜”。夏季也需适宜运动,以保持正常新陈代谢和增强心肺功能。同理,“躺平式”监督也不可取。目前乡村振兴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监督执纪需持续发力、紧紧跟随。“监督之眼”要紧盯项目推进实施、专项资金使用、干部纪律作风等各个环节,始终坚守在一波接一波的热浪中,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直面“烤”验,“汗”卫清廉。
图文丨林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