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化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市纪委监委和县委部署要求,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紧盯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漠视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深化运用“点题整治”,健全完善“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工作机制,确定2023年我县整治项目17项,督促各牵头单位认真落实主体责任、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有效贯通“两个责任”,推动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至2023年12月31日,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20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7人;推动整改问题14个;督促各职能部门出台规章制度3项,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现将各整治项目成果汇总发布如下,接受群众监督评价。
1.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2023年,全县共排查证照齐全机构4家、证照不全机构132家,其中,查处违规开展学科培训机构4家,违规宣传广告的托管机构2家,开具整改告知书4份,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各2处;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47家次,责令当场整改违法广告4幅,整改不平等格式条款2家次,指导使用合同示范文本2家次,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长效监管机制,取得较好成效。(牵头单位:县教育局、县市场监管局)
2.整治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质效不高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多样化需求。
全县28所中小学全面落实“2+N”服务模式,共计36139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参与率72.26%,对课后服务有需求的学生实现100%全覆盖。开展“一校一品”特色服务,将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陶瓷文化等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根据学生申报服务项目,打破学段界线,以特色课程编班,城区各小学均将科学教育类纳入课后服务活动。通过瓷都德化教育公众号等平台分享全县优秀课后服务案例,第五实验小学、阳光小学课后服务案例入选泉州市第二批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3.整治边远地区和特殊人群“看病难”问题,建立巡诊机制服务群众。
从县级医院抽调19名中高级职称医师,每月定期到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疗帮扶1-2天。2023年,累计下基层医师500人次、诊疗量1597人次、病例讨论56次、教学查房33次、学术讲座276次、业务培训2666人次、服务特殊人群403人次、送医上门20次、协助转诊到上级医院117人次、受益群众4075人次。在全省19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县医院居全省第22名(市第1名)、县中医院居全省第26名(市第4名)。(牵头单位:县卫健局)
4.整治肿瘤基因检测不规范问题,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患者负担。
我县开展肿瘤患者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2家(县医院、县中医院),仅县医院开展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外送福建中因科技生物有限公司)。2023年,全县开展肿瘤基因外送检测的患者共12人,未发现医生与检测机构勾连、收受“回扣”问题。(牵头单位:县卫健局)
5.整治公建民营等养老机构服务不规范问题,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采取联合检查、“双随机抽查”等方式,组织对全县4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不规范问题6个。组织参加市、县养老院院长培训11场次,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首届职业技能竞赛,80多名养老从业人员参加培训、竞赛。共发出养老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63份,收集的“养老院内娱乐活动较少”等建议已完成整改。(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6.整治城市扬尘污染问题,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成立扬尘整治专项工作小组,先后召开联席会议3次,开展扬尘专项整治工作现场调研2场次;发布扬尘整治宣传信息32条,发布典型案例7批次10个;查处涉扬尘违法行为33起,罚款22.75万元。2023年12月底,德化县PM10和PM2.5两项指标均已达到党政目标责任书设定的年度指标要求。(牵头单位:德化生态环境局)
7.整治中小学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
2023年,结合开学季、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对全县中小学食堂及配餐单位强化监督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个。配备食品安全副校(园)长14名,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2场次,执法人员陪餐2场次;组织全县学校及配餐公司召开食品安全相关会议和培训3场次,开展专项检查30多家次,约谈落实食品安全工作疏漏的学校3所,出具整改通知书12份,均已督促完成整改;未发现使用“预制菜”学校和配餐公司。(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教育局)
8.整治物业公司侵占业主公共收益、收入及分配不公开等问题,切实维护业主利益。
聘请物业管理专家开展物业管理领域法规政策等宣传讲座,累计在“瓷都德化”等公众号平台发布宣传文稿9条,在公共区域张贴宣讲海报4500余份。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57个物业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开展审计,并对群众反映的4条有关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均已督促完成整改。2023年,立案查处1家未按照规定进行公布、公示公共收益问题的物业服务企业,追回公共收益款项约40万元,处罚金额3万元。(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9.整治在建工程项目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权益。
组织对全县101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是否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进行全覆盖排查。2023年,全县共收缴工资保证金5257.48万元,收到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投诉案件270件,涉及人数1306人,涉及金额3035.26万元,均已处置完毕;累计化解欠薪矛盾2起,涉及人数520人,解决金额1300万元。2023年12月底,省平台上我县在建项目数32个,上班工人总数5517人,更新率100%,位列全市第一。(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人社局)
10.整治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通过电视、广播、微信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八不准”和“零容忍”要求;结合“4·22”地球日等专题宣传活动,发放相关宣传资料5000多份,发送宣传短信24万余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36个,办理农村宅基地审批398宗106.05亩,其中涉及农转用80宗20.28亩。2023年,未发现已整治问题“死灰复燃”情况,也未发现新增问题。(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11.整治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合同不规范、个别资产资源被无偿占用等问题,维护群众利益。
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体系,将所有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探索建设“德化县乡村振兴项目一键通平台”,通过外网即可实时查询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情况。2023年,全县共整治合同1200份,查出不规范合同95份,均已督促完成整改,收回被拖欠租金90.21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28万元。同时,对2022年村级工程项目建设领域问题整治过程中发现的885个问题开展“回头看”,已全部完成整改。(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12.整治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巩固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成立工作领导专班,监督指导各乡镇针对整治重点扎实开展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工作。2023年,共出动排查人员1336人次,检查农村供水保障工程881个,落实问题整改12个,涉及整改资金262万元。同时,组织开展“点题整治”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宣传活动,累计发放海报200份。(牵头单位:县水利局)
13.整治虚构劳动关系骗领失业保险待遇问题,维护参保人员合法权益。
通过信息系统数据比对,筛查出2020年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实施以来,参保1至3个月领取失业补助金的疑点数据45条。对疑点数据清单涉及的参保企业和人员开展排查,重点检查银行工资流水、工资支付凭证、其他险种缴费记录、考勤记录、劳动合同等佐证材料用于认定劳动关系。经核查,疑点数据均未存在违规领取失业保险待遇行为。(牵头单位:县人社局)
14.整治城区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协调龙浔、浔中两镇结合县委“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和“一清二整三美化”专项整治工作,针对6个重点社区(村)辖区内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开展重点整治,梳理摸排两镇背街小巷路面破损坑洼、设施损坏、卫生死角、广告牌破损等问题200多个,修复老旧居民楼外墙10栋,拆除各类违建15处、破旧广告牌匾27块,纠治乱搭乱盖28起,清理各类违规广告38处,整治线缆乱拉54处,清除占用绿化带23处、卫生死角27处,修补破损沟渠盖板48处、坑洼路面300多平方米,绘制文化墙100多米,纠治占道经营、乱搭乱盖、乱停乱放等市容乱象223起。(牵头单位:县委文明办)
15.整治落实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不及时问题,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利。
制定《落实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不及时问题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利工作方案》,每月10日前向有关部门催收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对象审核材料,及时对符合条件人员办理参保登记,并为符合条件人员发放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2023年,落实被征地养老保障不及时人员328人,其中76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累计发放资金46.51万元。(牵头单位:县人社局)
16.整治道路执法领域重处罚、轻教育、选择性执法等问题,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开展道路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执法规范培训24次,常态化监督255次,优化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过程等,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2023年,我县严格落实“轻微违法不予处罚”“首次违法书面警告”等措施,共受理一般违法警告849起,从轻、减轻、不予行政处罚共990起,开展巡逻劝导教育788次;作出不予处罚案件11起,违法超限运输卸分载货物2957吨,违法改装车辆恢复原状8起,联合查处超限运输案件111起,开展说理式执法118次。(牵头单位:县公安局、县交通局)
17.整治城区道路拥堵问题,进一步畅通群众出行通道。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清除施划不合理停车位、建设停车场、在部分道路交叉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等措施,进一步缓解道路拥堵问题。结合2023年城区标志标线工程,分批次对交警大队、坪埔影视城周边道路、金凤街等路边临时泊位、停车位等进行清除,共计清除停车泊位237位;完成坪埔边角地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120位;在大卿宫路口设置红绿灯及电子抓拍系统,有效规范行车秩序。(牵头单位:县城市管理局)